极具地方性的中国城隍文化何以在海外绵延生根?

来源:中新社【解说】“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最普遍的民间信仰之一,城隍庙网状般均匀分布,祭祀活动和参与人数众多。同时,城隍神的形象往往极具地方性,通常是本地英雄。但令人惊奇的是,在新加坡、印尼、韩国、马来西亚等地,也不乏大量城隍庙存在,甚至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土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城隍文化是海外华人之间、海外华人与中华故土之间产生联结的重要精神纽带,并且以其包容性融入海外当地,是传播中华文明和传统价值观的桥梁。

【同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郑土有

关于它的起源,推到新石器时期。“城”就是城墙,“隍”就是护城河,就是这两个实在的物体的具象化以后的人性化以后的产物。那么城隍作为一个神灵,可能是三国时期才出现,三国时期有城隍祠的出现,那么这个应该是城隍信仰的一个雏形了。

【解说】郑土有告诉记者,在城隍神演变中,其功能一直是地方保护神。明代是城隍信仰发展的转折点,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发诏书,所有建制为县及以上的城市都要建造城隍庙。城隍文化也是唯一一种以城市为主体的民间信仰。

【同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郑土有

城隍庙都是原来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它基本上就是以庙兴市的。保护这个城市的安全,保护这个城市里面市民的生活幸福。我们用现代话说,它负责的是个精神层面的东西。

【解说】城隍文化为何会在海外广泛传播?郑土有表示,因为城隍神“保护”的功能恰是那些漂洋过海,要在陌生之地立足的华人所特别看重的。此外在中华文化中,“亲缘”与“地缘”虽然是凝聚人们的最重要因素,但是覆盖范围仍然有限,这时“神缘”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

【同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郑土有

“亲缘”的作用和“地缘”的作用都囊括不了了,要靠“神缘”来作为纽带。所以“神缘”的范围比较广,比“亲缘”“地缘”的范围更广一些,有精神纽带的功能。

【解说】郑土有透露,不少华人早已扎根海外,融入当地。中国民间信仰随华人出海在异域生根后,以华人为中心,在当地更大的社交圈中产生影响,并吸引其他族群的人加入。

【同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郑土有

华人也有交际圈,他不仅仅是华人自己,他还有跟当地人的交往。所以他通过信仰慢慢影响到其他周边的族群的那种价值观,被当地人所接受,这样的话实际上对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是有好处的。

【解说】中华传统民间信仰会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海外华人中日渐式微吗?郑土有表示,出海的传统信仰反而在当地华人之中得到了保留和继承,代代相传。

【同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郑土有

我有一年去槟城参加九皇爷的活动,来祖庙烧香的实际上有很多青年人。这几年的复兴可能主要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开始重视了,非遗的开展对民间信仰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为民间信仰做了一个证明的工作。

【解说】郑土有指出,综观当前中国大陆的民间信仰文化活动,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不同的信仰文化尚没有突出自身特色,这是需要思考和改进的。

李鹏 樊中华 康玉湛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