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口服药能否终结疫情?专家:疫苗仍是最终克星

11月10日,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来到重庆东南医院接种新冠疫苗。日前,重庆市全面启动并有序推进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近期,两家美国药企相继发布新冠口服药的研发成果:默克宣布其小分子药物Molnupiravir(译名“莫努匹韦”)获英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款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新冠感染的口服药物;辉瑞披露其新冠口服药Paxlovid临床试验结果,若在出现症状早期服用该药,可降低新冠患者89%的住院或死亡风险。

不过,医学专家对中新社旗下《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尽管口服药让医生在抗击新冠的道路上多了一件武器,但并不意味着终结新冠疫情就有了“无敌杀手锏”,疫苗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最终克星。

莫努匹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它的作用机理是与病毒的RNA聚合酶结合,在合成的RNA分子中引入错误的核苷酸,导致病毒因为RNA中出现过多错误而死亡。

Paxlovid则是一个组合药:小分子PF-07321332(简称“332”)与抗HIV药物利托那韦组合,后者的目的是减缓“332”在体内的代谢或分解,以使其在体内保持较高的浓度来对抗病毒。

“这绝对是针对新冠的一个非常好的药物,是真正的特效药。”纽兰生物创始人王浩然在受访时对Paxlovid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莫努匹韦更像是一款广谱的病毒RNA转录酶抑制剂,而PF-07321332则是专门为新冠研发的,它的作用机理是阻断新冠病毒复制所需的主要蛋白酶“3CL”的活性。

王浩然表示,莫努匹韦药效虽然相对要差一点,但是它具有更便宜、易合成、抗病毒更广谱、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清华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则提醒,莫努匹韦的作用机理存在诱导人体细胞突变的风险。尽管目前在试验中还未观察到该现象,但它的确是一个还未被彻底了解的风险。
在丁胜看来,比较值得期待的可能的新冠药物数量在5个以内,他所在的机构也有一款针对新冠的新药在研,和辉瑞的药物是同一个靶点,预计明年进入临床研究。

公开报道表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目前正在研发两款新冠治疗特效药——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前者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和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颁发的国内外临床试验批准文件,相关临床试验也已展开。

不过,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并不认为有了口服药“加持”,终结新冠疫情就有了“无敌杀手锏”。他说,世界上很少有病毒性感染是可以依靠药物被彻底控制的,因为这类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服用,越早越好,否则就没有效果。疫苗仍是这一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最终克星,能够使疫情减退甚至消失。
丁胜也指出,针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当病毒大量复制的时候,就不好被抑制了。这就需要尽早筛查出感染者,但是对新冠患者来说,通常确诊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很难把握服药的最佳窗口期。如果是无症状感染者,就更难及时被辨别出来。

一位药学界人士在接受《自然》采访中也表达了这种担心:即使较贫穷国家负担得起新冠口服药,他们也不具备正确使用它所需的快速诊断能力。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富裕国家来说,快速检测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类口服药的实际用途并不会很大,比较经济的、符合实际的方式,还是接种疫苗。他还担心,如果有了对口服药的依赖心理,反而会放松防控,不利于疫情控制。